云洋数据创始人CEO 赵洪啟
农世界网现场报道,11月20日,《2019现代农业服务创新论坛》在福建福州聚春园会展酒店举行。论坛邀请了中农控股、大丰收、先正达、大疆农业、金丰公社、云洋数据等企业代表在现场进行精彩分享。
以下分享内容由农世界网记者根据速记稿整理。
云洋数据创始人赵洪啟: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下午好!我简单描述一下农业大数据、物联网以及现在的科技在农业当中的应用。数字农业IoT战略
2025年,全球联接的设备数将达1000亿。包括大棚设施、农田监测设备、生产养殖设备、畜牧设备、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等,这些设备将连接在物联网这个平台上。
怎么通过我们的操作系统和科技来把数据实时传到后台,通过专家、智能人工决策,达到预测植物如何施肥、用水、打药这些贴近于农业的一个科技应用。
智能农业机器人利用电脑图像识别技术来获取农作物的生长状况,通过机器学习,分析和判断出那些是杂草需要清除,哪里需要灌溉,哪里需要施肥,哪里需要打药,并且能够立即执行。
智能农业机器因为能够更精准的施肥和打药,可以大大的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比传统种植方式减少了90%的农药化肥使用。
通过机器学习技术识别畜禽的健康状况、发情期探测和预测、喂养状况等,从而及时获得相应处置。这些数据信息会通过配套的软件进行分析,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出奶牛是否出现生病、排卵或是生产的情况,并将相应信息自动推送给农户,以得到及时的处理。
土壤探测领域,IntelinAir研发智能无人机,通过类似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拍下土壤照片通过电脑智能分析,确定土壤肥力,精准判断适宜栽种的农作物。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智能图像识别准确率越来越高,可防识别控病虫害。
在IoT战略中,基础设施就是联接+云+智能。这里面靠数据的传感器以及云的无缝连接,加上重塑物联网价值的智能化的基础之上,产生了现在的应用伙伴。
咱们的农业的各种服务模型也好,怎么施肥,怎么用药,怎么浇水,怎么让老百姓更好地应用这些,都是通过构建农业产业生态黑土地做的一套基于云和物联网的设备。数字农业IoT&云服务AI Agr OS介绍
在农业AI,数据作为基础,对种植、养殖等方面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但现有的农业数据可以说是过去的,或者网上搜罗的,更多是碎片化,也没有什么规范化、经验化,这些都需要在数据上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数据化、系统化、算法化处理,这几化融合在一起。
农业就是大融合,把传感器的数据实时传到云端,通过系统,进行运算,得出一个解决方案。在这个基础上,物联网如何做决策?首先是物联网智能设备精准执行,要有精准的数据,才能做到云计算、大数据,形成逻辑控制核心引擎算法平台。
这一切都在数据驱动、学习优化和植保学习分析中形成的,最终达成我们目前所说的农业AI操作系统。
讲到农业设施这块,以种植模型为例子,采集了四个模型的数据。农作物生长模型、农作物栽培模型、经验数据模型、专家理论数据模型等等。
但是农作物的长势数据以及其他数据的实时性,对植物的长势判断很重要,智能设备在云端就能够达成实时数据的精准判断。
通过智能设备和控制设备的算法,延伸到真正的操作系统当中,把整个病虫害模型还有将来的生产智能化融合在一起。这就是大数据采集和分析产生的精准决策。
数字农业IoT云服务案例
山东寿光市稻田镇的种植农户,有单个大棚4200平米,长280米,宽是15米,高是7米。进去之后,看到菜的长势,所有种植的劳作,都在这里面,可以通过光、温、湿热传感器,各种控制器,可以精准地检测大棚的数据。
种植户跟我们说的是两个字,模型对植物的重要性就是精准,有多精准?他说2厘米的放风,经验是风口放开就可以了。实际过程当中,尤其在结花授粉那阶段,对温度要求非常高,那个时候精准控制,会减少很多异型果,是数字农业对他们的一种赋能。真正能够把握所有的降温要求以及打药,能够提高果型、果品,提高质量。
京东农场在山东、河北、内蒙古、五常等地做溯源系统和溯源模型。他们有很高端的设备,但是从模型应用到实际生产种植,还达不到这个要求,所以我们在这里帮他们做科技赋能和种植服务的工作。
政府案例里,去年针对寿光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做了精准的数据的可视化。这里面更多是对它的流量、价格、品种和模式,做了一些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在数字农业中,所应用的无论是传感器、控制器,还是未来数字分析、深度学习,都是数字农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在这个趋势当中,我们与会的要把握起来。今天我在这里讲纯科技的,讲得比较快,请大家多多指导。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