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在线网  >  新闻 > 正文

摸摸地上的铜块,来威尼斯双年展跟艺术家来一场心灵感受互动

《Re-睿——第5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巡展》首站,于2019.12.22-2020.3.8期间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展出。中国馆策展人是吴洪亮,参展艺术家包括陈琦、费俊、耿雪、何翔宇。

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是“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中国馆以“Re-睿”回应了这一主题。“Re”是西方多种语言词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前缀,有“往前回溯”的动势;“睿”是中文词汇且与“Re”读音相似,代表智慧...“有趣的时代”如何定义?不妨借助艺术视角,以“睿”的方式“Re”古及今构建一个有趣的空间世界。

△《Re-睿 第5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巡展首站的最大亮点是在威尼斯中国馆的作品之外,新增四位参展艺术家的重要作品,更直观的表现多样性的艺术实践,有助于观众理解艺术家用作品表达世界观的方式,窥见艺术家眼中“有趣的时代”。

有人会说这个艺术展是一个略显生涩难懂的展览,别担心,萌ART送上一份小编自己理解的观展指南,希望可以帮萌粉们更好的get展览,走起!

像穿梭在迷宫里的展厅

△展厅空间设计感

进入展厅之后,小编的第一感觉是整个空间设计形似纪念碑谷,时而明快、时而昏暗的空间背景色调,错落有致的阶梯格局时而逼仄、时而豁然开朗...让人不能一下子将整个展厅一览无余,只能漫步其中逐一解锁,这便是展厅空间设计的有趣之处。

整个展厅由阶梯设计分隔为两层,1F展出费俊、耿雪、何翔宇、陈琦的作品,2F展出耿雪的另一件作品。

持续不间断“写生”自我

我们先从刚进门的展品——由艺术家何翔宇创作的《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不是我们自己》说起。

△《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不是我们自己》,何翔宇

这是一组可以真实触摸的铸铜雕塑作品,地上的这些铜块是艺术家何翔宇用舌头碰触他看不到的口腔上颚,再将触觉感受到的形状转译出来做成的。雕塑的每个细节都来自艺术家对自身机体结构的反复触碰与探索,借助艺术视角将不可名状之物转换为有形式的物体,思考人是如何感知自己内在的,作品名就是艺术家在“写生”自我过程中的感悟。

△《口腔18-1-3》,何翔宇

△《口腔18-1-4》,何翔宇

△《口腔18-2-7》,何翔宇

展览现场新增艺术家“写生”自我的绘画作品,每一幅都有日期标注,可见艺术家常年持续以身体的直觉作为创作的“写生”对象。现在!立刻!马上!快舔舔口腔上颚,看看有没有跟艺术家能达到共鸣的感知形状?这样理解起来是不是有趣一些了?

△《口腔18-2-16》,何翔宇

来到展品前,不妨坐下来,摸摸地上的铜块和艺术家来一场“心灵感受互动”;也可以拍拍照,其中墙角位置特别出片,毕竟空间背景色炫酷且自带高级构图功能。

光影空间 冥想的好去处

展厅入口处有一条长长的走廊,斑驳的光影从头顶镂空的曲折洞隙里洒下,这是艺术家陈琦的空间装置《别处》。

《别处》和展出的另外一件作品《无去来处》,均是艺术家陈琦在翻阅《虫蛀的古书》时获得的创作灵感,结合实用体验更佳。

大家仔细看,不难看出一本被蛀虫蚕食后的古书,会有很多“虫洞”,当光透过这些“虫洞”便会构建起一个有趣的“迷离又可以让人静思冥想的空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时空。

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与来自“虫洞”的光影形态,隐喻着人类文明与自然力量的冲突与和谐,同时构建起的空间则呼应了回溯文明进程的主题“Re-睿”。

△《无去来处》动图展示

此外现场展出艺术家的黑白水印木刻作品《2012 生成与弥散》,巨大而写实,无论是远观还是近看,真的会让人认为是真景,不自觉的融入其中。

△《2012 生成与弥散》,陈琦

现场展出的艺术家陈琦其他水印木刻作品。

△《椅之一》,陈琦

多界跨越融合的艺术作品

作品《睿·寻》是艺术家费俊基于地理位置特别为本届威尼斯双年展创作的应用程序作品,观众可以在展览现场扫码体验“在威尼斯水城的桥上搜索来自中国的桥梁”,这种跨地域、跨文明、跨时空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特别契合主题。此外,艺术家的互动影像装置《有趣的世界》也是关于“连接”的作品。

△《有趣的世界》,费俊

但是!展览现场更吸引小编目光的作品是《情绪几何2.0》。

《情绪几何2.0》互动装置,是在艺术家费俊与代数几何数学家许晨阳合作创作的基础上,加入心理学家刘正奎博士及其团队在情绪计算方面的科研成果,是一个跨越艺术、数学和心理学的艺术实验项目。

那么观众怎么如何参与其中呢?简单来说就是观众可以在互动装置的暗箱中触摸几何模型,触摸的情绪会通过心率等生理数据采集装置记录并计算出来,这些情绪数据会影响初始几何图形的变化,生成一个个“因人而异”的情绪化的几何图形,并最终通过自动粉笔机械装置绘制在黑板上。这个真的是蛮有趣的,而且还颇有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韵味。

△《姿态云_姿态墙》,费俊、朱迪思·道尔

艺术家与多伦多的朱迪思·道尔共同发起的“姿态云”研究项目所形成的《姿态云_姿态墙》,也有点儿这个意思。现场观众或者过客有意或者无意中参与了与“姿态墙”的互动,他们的姿态被体感装置实时捕捉下来,并绘制出一幅幅动态的姿态画像。

科幻大片既视感的影像装置

最后要来说说艺术家耿雪的影像装置作品《金色之名》。

《金色之名》以幕墙影像及嵌在地面上的屏幕装置组成。影像以黑白世界开头,呈现出泥土塑造的一个个人物,象征困境和磨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像中逐渐出现了金色,寓意着强大的诱惑力,在黑与白的现实中指引方向;观众时而抬头关注幕墙,时而低头观看如同在井窥见生命源泉,充满了有趣的魔幻体验感,也增强了对生命初始与轮回的感知。

小编一路观展下来发现,总能体验到新的游走路径和视觉惊喜,比如穿过这条长廊你或许会看到光影,比如迈上这层台阶你或许会看到《金色之名》,再比如走下这层台阶你或许会看到《情绪几何2.0》...每一条路径都有意外的惊喜,而且在科技的辅助下,艺术真的被创造得越来越有趣了。或许在观展路上你就已经可以构建起一座属于自己的有趣世界?

威尼斯双年展为何如此有魅力

威尼斯双年展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众人慕名前去观展?

威尼斯双年展是世界上第一个双年展,被誉为“双年展之母”和“艺术界的奥林匹克”,在概念和设计上创造了展览体系的基本范例。作为两年一度艺术盛宴的威尼斯双年展,汇总了全球当代艺术实践,见证了现代艺术的发展与20世纪艺术风格的转变,所以也被看作是推动艺术世界的发展者。

随着世界上双年展数量的激增,已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艺术实践。其中,威尼斯双年展一直扮演着当代艺术领域风向标的角色。对全世界的观众来说,威尼斯双年展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展览,更是一个大型的艺术庆典,大家都期待着这一展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