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在线网  >  新闻 > 正文

朱希翔专访:法官到法务的转型之路

新知产原创 作者 | Jade01

你是如何与知识产权法律结缘的?

与知识产权的结缘是源起早年留学英国,由于之前对知识产权法律的认知较为肤浅表面,想通过更深次的深造而有所精进,继而选择了知识产权这门课。深入学习接触后,愈发体会到其中的学问和门道,这脑洞一开,就觉得越来越有意思。知识产权法有个特色,法学科里融合着技术及商业因子,男生可能天性里容易对这种理工科范畴的事儿兴奋。回顾任法官时处理的案件,一旦审理的案件涉及软件著作权、技术开发,存在技术抗辩,愈发“精明”的不正当竞争手段,想到最终需要法官厘清技术事实,运用智慧判断竞争手段的正当与否,做到最终的服判息诉,就会有一种自豪的成就感。02

法官职业中审理过的印象最深的一起案例

从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后,自己边学边干,慢慢成长,逐渐打磨出了审理心得,对一些争议较大的法律适用难点问题,自己也一直在探索咀嚼。印象深的案子真不少,有一起因商标权利人不规范使用注册商标,致显著性弱化,从而引发商标通用名称化风险的商标维权案件。双方为如何界定通用名称进行了大量论证,原被告双方的律师控辩实力均衡,整个庭审过程中,双方穷尽举证,观点鲜明。这类案子实务中遇到的不多,法律适用的标准既讲类案原则,也有个案弹性,因此我大胆求证,严谨说理,最后双方服判,审理效果不错。这个案子让我蛮深刻体会到知识产权审判的魅力,同时也是压力的。天平的一端是法律对权利人的赋权,而另一端则是更大场域视角下的社会利益,如何释法衡权是难题。对一项制度安排理解不透、运用不慎,既有可能错放一个侵权行为,也有可能误判一种正当行为。后来我从事法务工作,也需要处理公司在商标申请、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处理这个案子时感受到的一些情况,也会启发我处理具体问题的方式方法,这种再检视、再知识输出的过程,印象深刻。03

法官的经历对你转型法务的影响

我觉得这一点确实是有很大的帮助,一般做法务都是律师转型的比较多一些,或者是法务到法务。但公司知识产权运营维护这块,大量的会涉及维权,很多情况下必须接触司法实务,了解司法的态度。经常在case当中去琢磨,在法庭上真刀真枪较量过,才会对有些问题敏感或者说培养出直觉。知识产权司法还有个特点,它的行为指引功能特别明显,一个判决不是仅仅对个案,可能会对一个行业产生影响,划出一个分寸、一个界限。一方面对权利方,我要给你一些激励,让人家不用你的东西。另一方面我也不能说垄断保护你,而不让人家去突破,那么就会抑制了别人的创新。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法官的思维更倾向于衡平的艺术。此外,因为有法院的工作经验,我的一些观点、一些思路、一些判断,还是比较容易被同行的律师,其他法务同事接受的。这就是一些比较有优势的地方。04

转型后对知识产权保护大环境的新感知

我觉得最大的进步就是现在的规则,包括司法实务,执法机构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公正的来处理一些事,或者说不局限于机械适用法条,原来觉得这些东西没有规定过,我们也没有遇到到,往往就不太会支持,或者是觉得你没有依据,但现在不一样,因为大家都意识到技术永远跑的比立法要快,一些新型的,更为隐蔽的不正当竞争的行为照样会被规制。所以我觉得这个大方向非常好,对企业维权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商标法修订之后,对现在大家普遍反映的大量恶意注册商标的行为,它是有遏制的,说明我们的立法关注到了,这些大量囤积商标的行为,造成企业不堪重负的维权,不仅成本与收益倒挂,相反对于这些侵权者来说却是低成本,所以必须在立法层面予以遏制。另外知产司法领域比起其他法律领域而言,有其独特性,刚才讲到原先一些机械适法的问题,但知产法官他们敢突破,只要有道理,符合立法精神,往往会在限度内会有突破。当然其实对法官本身而言其实挑战也不小,因为你这个毕竟没先例,是不是最终能够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事实上他是承担风险的。

当然目前知产司法环境整体是相当不错的,要说需要改进的地方,我觉得现在从我做法务的角度来讲,唯一就是权利人的举证标准还是很高。因为有很多情况下,你的证据要符合裁判要求真的是有难度的,比如说需要取证的是过往的一些使用证据,因为企业可能不是一开始就是为了维权或者为了诉讼而准备,所以当你需要回溯几年以前的证据的时候,可能就有困难,一些在法官眼里觉得是最基本的举证内容,往往在权利人这边恰恰是有难度的,比如公证购买到侵权产品,可恰恰有时候购买侵权产品也是比较困难的,需要来自上家的“配合”,这就需要一定的诉讼策略设计,而且不能有瑕疵,进而做到证据固定。05

转型法务后的一点体会

进入企业担任法务后,要将自己融入到业务场景中去,和业务实现紧密、良好的沟通。一开始会有一定的法官思维定势,会本能地判断事情的对或错,评判法律上的风险。但慢慢地,更有意识地将工作落入实际的业务范畴,去更努力地做一个最优化的选择,会考虑复杂的业务需求因素,而不是单纯从法律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而是从更为多元的维度和视角出发,找到能更好推动项目发展的路径和解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