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李元松手绘的《打针吃药勿忘勿错》表。刘峰生摄
“因为常年照顾老伴,我与同龄人相比身体算好的,但记忆力确实不行了。老伴每天要按时服八九种药,为防出错,我画了一张表格压在台板下。”昨天,曲江街道解放桥社区84岁老党员李元松说。
李元松的老伴2001年中风瘫痪,后来又患糖尿病、肾病等多种疾病,18年来,无论老伴在医院还是在家里,李元松都是“贴身保姆”,24小时精心照顾。“我俩结婚后,我在部队12年,老伴一个人上班、照顾两个儿子,吃尽千辛万苦,我现在照顾她也算是感恩。”李元松表示。
老伴中风住院一月他一下子瘦了30斤
“老伴怀第一个儿子时就患上了孕期高血压,一直没治好,没想到退休没几年就中风瘫痪了。”李元松说。
“2001年,我家小孙子才出生,本是全家幸福时刻,但老伴在一次吃午饭时突然中风不省人事。”李元松介绍,老伴当时病情很严重,一个月后才出院,由于两个儿子都有家庭与工作,他自感身体尚可,因此里里外外都是他一个人忙,一个月下来,他的体重从150斤降到120斤。
老伴出院后半身瘫痪,为了抓紧最佳时期进行康复锻炼,李元松每天用带子拽住老伴的脚练习走路;刚开始时老伴不说话,李元松主动逗她,“逼”着她说话;老伴中风后脾气暴躁,李元松“忍气吞声”,只要老伴喊一声,他立马赶到她面前。
“通过三年的训练,老伴能在家走路,也喜欢说话了,我很有成就感。”李元松开心地表示。
手绘“打针吃药表”按时为老伴喂药
“老伴本身中风要服药,后来又患糖尿病、肾病等多种疾病,为按时不出错地给她喂药,我画了一张表格。”李元松说。
记者昨在李元松家餐桌玻璃台板下看到,一张《打针吃药勿忘勿错》表上,记录了胰岛素、唐林、消心疼等9种药物(水),它们的下面按照早、中、晚三个节点,标注着起床、饭前、吃饭时、饭后的时间以及服药的颗数,可谓详尽且一目了然。
“因为照顾得好,老伴没有二次中风,但后来她因其它疾病却每年都要住院两次左右。”李元松告诉记者,印象比较深的有因糖尿病并发症引发的眼病、肾病以及搭背、便秘等。糖尿病患者伤口不容易愈合,为预防老伴脚趾间出现伤口,他买回修脚刀自学修脚,他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不让老伴受罪。
老伴曾是“最美军嫂”精心照顾为感恩
“我与老伴结婚前真的没有所谓的爱情,等我从部队转业后,才慢慢培养起了亲情。”李元松说。
“我是1957年入伍当兵的,五六年后,扬州的亲戚介绍我俩相识,经过部队同意于1964年结婚,在领结婚证时我才知道,老伴比我小10岁。”李元松介绍,老伴从小是被抱养的,出身苦;后来进毛毯厂当纺织女工,工作辛苦;结婚后的12年里,他在部队,老伴一个人在家,先后生了两个儿子,更辛苦。
“正是因为舍不得老伴,我主动提出了转业,后来老伴才过上了正常的日子。”李元松告诉记者,他的两个儿子都孝顺,但他把照顾老伴作为自己必须完成的“任务”,与两个儿子约定“无特殊情况,互不干扰”。
“我现在也84岁了,身体还可以,将来如果撑不住,我就请家政服务或到养老院,永远不会与老伴分开。”李元松说。
通讯员邹庆文记者刘峰生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