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工作中还是学习的时候,大家有没有感觉到时间总是不够用,明明每天一大堆事这个也做了那个也做了,可到最后发现事情还是那么多,也没完成几样。今天给大家提供另外一种提高效率的好方法。
不过在此之前插个题外话,上次跟大家分享了费曼学习法,以及我们怎么将之应用在现实场景中,就有个“热心网友”给我们评论挑错了,说我们说的是自己编的还非要冠上费曼的大名。
首先这个学习方法来源于后世人对费曼自传的总结,然后取名叫费曼学习法,我觉得很合乎常理和逻辑啊。就像圆形为什么叫圆形?那它总得有个称呼吧。
其次我觉得如果你在学习方法上面有异议,大家完全可以一起讨论讨论,可明显这位“热心网友”关注的点并不在这。我只能说这年头在网上写东西太难了,无论好坏总有人跳出来指责你、嘲讽你、打击你。真是气呀
OK,吐槽结束咱们回归正题。
番茄时间管理工作法
你是不是也在纳闷,为啥不叫土豆工作法白菜工作法,老实讲我也纳闷我想大概作者比较喜欢吃番茄吧。番茄工作法是一个简单而又容易施行的时间管理法,是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创立的一种更微观的时间管理方法
上面这段话来自于百度百科,而且这个番茄法还出了书,这次可别再说我瞎说了,这些都是有根据的。某猫某东上面都有出售,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买来仔细研究一下。
一个番茄时间为25分钟不可分割,不存在0.5个或者1.5个番茄时间。
在一个番茄时间内如果你做了无关本任务的事情,那么该任务番茄时间则作废。
绝对不要在非工作时间里使用番茄工作法,比如周末陪家人、带父母孩子出去玩。这个方法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可不能提高家人之间的感情。
别去拿自己的番茄时间表跟别人的数据做对比,要知道人与人之间是存在个体化差异,而且每个人的工作安排也不一样。
你今天完成了几个番茄决定不了你任务成败,不要依赖番茄的数量。
你需要为自己量身定制一套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下面是番茄法的图解:
1、计划:
列出一份所有的活动清单,然后按照清单制定今天待办事项,每日待办事项一定要列的仔细,比如不能说上午我要看本书,而要表明上午花多少时间看几章。
2、选择一项活动
选择一项清单里的今日待办事项,将工作时间列为25分钟。并开始完成第一项工作任务,直到番茄时钟提醒25分钟到了,中途尽量保证不被其他事情所干扰。
3、番茄时间结束
25分钟到了之后不管有没有做完,停下休息5分钟可以去喝水、上厕所、活动身体等。如果没有完成该任务就在任务后面标注未完成。每四个番茄时间之后休息时间增加为20~30分钟。
4、中途被打断
这里指的是某种突发情况,比如突然内急要上厕所,大家不要笑啊这时很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又或者你想起一件特别紧急的事情非做不可。
那么就要立即停止这个番茄钟并标注作废,不管还剩下多少时间,哪怕差几分钟就要完成了。之后再安排进清单里重新开始。
还有种情况就是被不紧急的事情打断,那么就在该番茄时钟后面标注,表示这里中途被干扰了。并且另外列一张被计划干扰的事件记录表。
然后接着完成这个番茄钟即可。
5、自我评估与调整
一开始不要给自己制定太高的番茄数量,比如一天给自己定下十几个番茄钟,不可能的一般情况下一天能完成10个番茄中就很好了。
下班或者每天结束之前,花点时间对今天完成的番茄数量做一个总结。时间长了你对每个番茄钟的专注力就会增加,而且对自己每天做了哪些工作了如指掌,也能够评估一项工作你需要花多久时间。
然后用今日完成事项对比整个活动清单,检查今天是否有遗漏的重要事项,再一个也可以通过每天的总结对比自己每件事情花了多少番茄时间。
从各个方面提升工作效率和对时间的把控。
其实看过挺多的提高效率的方法,我觉得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方法应该活学活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也是可以的。
比如我们对番茄法的应用体现在,无论是学员还是员工每天都要定时发Todo List。
其实跟番茄法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了调整。
我们的Todo List就是每天的11:30和16:30,以及一天工作结束后再发一次。之所以这样呢,是因为从事互联网开发,并不想其他工作,你要解决一个BUG需要的时间不止25分钟,再一个写代码工作的最讨厌被干扰的,也不能一会儿一发。
对于学员而言,我们会让他们在各自的职业交流群里发Todo List,让自己的师兄以及分院负责人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学员学习的动态,比如有个问题卡了一上午没解决学员脸皮薄不好意思问,到了下午一看还没解决,师兄就会主动来找你了。
再一个这点跟番茄法很像,就起到督促的作用,减少时间上的浪费,从而提高工作或学习的各方面效率。
对于公司员工也是一样,你的leader可以及时了解到你手中项目的进度,出现问题或者偏差的时候可以及时提醒你,另一方面也是锻炼自己的工作效率,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另外呢我们也应其他小伙伴的要求,拉了一个关于工作学习方法的交流群,欢迎有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谈论呀
进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