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在线网  >  健康 > 正文

曝高校传销式校园贷套住贫困生 学长以高佣金引诱

贷款转账给了学长。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记者 熊浩然

3月27日,19岁的孟波和一群校友走出大庆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作为黑龙江某大学的大一新生,他曾经憧憬的简单又纯粹的大学生活如今变得有些复杂。习惯性地打开手机,第一眼看到的却是网贷平台发来的催款短信,他摇摇头,按下了锁屏键。

从去年开始,该校部分学生被高额佣金诱惑,以个人名义进行校园贷款或分期购物,最后所得贷款均被“骗走”,个别学生疑似欠下近20万元贷款,而让他们走进骗局的却是他们最相信的学长。封面新闻(thecover.cn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庆警方已介入调查。

学长的“诱惑” 贫困生“被”校园贷

孟波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作为农家子弟,他还申请了贫困生补助。

去年12月25日,期末时节。这天,一位叫刘哲的同校大二学长通过朋友关系找到他,问他想不想做个兼职。

“刘哲说他在做一个软件的兼职,月末了要冲量,让我去试试,说不用做什么事还承诺给我几百块钱的工资。”孟波回忆,当时他出于对学长的信任以及在高额回报的诱惑下便答应了。

之后,刘哲带着他来到校外的某个办公室模样的房间里。“一进去他就把我的手机拿过去了。”孟波说,除了他之外,还有几个学生模样的在那,“都是我们学校的学长。还有一个他们的头儿,姓邓,据说也是才毕业的学生。”

拿着孟波的手机,刘哲一阵捯饬,很快便为他下好了几个软件,在完成一些注册后,刘哲开始让孟波配合着做一些身份验证和审核流程。

“我这才晓得,他们是要我以个人名义帮他们贷款……”孟波开始犹豫和迟疑,或许是发现学弟有些动摇,刘哲和在场的几人立刻开始宽慰他,“他(刘哲让我不要担心,说他也走过这个程序,到了需要还款的时候,他们会帮我还。”

在当时已经感觉“走不脱”的氛围以及几位学长的“连哄带骗”下,孟波通过“名校贷”、“花无缺”、“分期乐”等校园贷和分期购物平台贷款2.6万余元,同时购买了一部苹果手机和一张火车票。整个过程花费了接近四五个小时。

“钱和手机都给了刘哲,火车票是买给谁的我都不知道。之后我就回家过寒假了。”孟波说,直到他离校,刘哲承诺的工资都没有兑现。

贷款频频逾期 还款承诺成空头支票

就在回家后不到一个月,孟波的手机上便收到了来自网贷平台的催款短信。

“各个项目合起来要还3000多块钱。”孟波此时有点慌了,他赶紧打电话找到刘哲询问到底怎么回事。

刘哲的回答给了孟波当头一棒,“他说他也没钱。”而从那之后的每一天,孟波都能收到来自各个平台的催款和逾期通知短信。情急之下,他只能自己掏钱暂时将拖欠的贷款还上。

开学之后,孟波立刻找到刘哲理论和要钱,“找了几个当时让我贷款的人,一共要到了4000多元,但是之后他们也说没钱还了。”

此时,孟波终于察觉,他可能落入陷阱了。而在数次沟通后他得知,刘哲和他一样,也背着不少贷款,他之前转账给刘哲的钱最终被转给了姓邓的头目。

“据我所知,他和我一样,是被邓骗过去贷了款,结果邓不帮他还贷,然后让他去找其他人贷款弄钱。”孟波说,发现情况不对后,他一打听,发现有好几个同学都被刘哲带去贷了款,目前身上背负着几万元不等的债务。

随后,记者向其他两位涉事同学进行了求证,他们所述经历和孟波基本相同。其中一位受访同学说,事发时刘哲明确表示了是要其帮忙进行贷款,并承诺了高达2000元的劳务费,“我也是出于对学长的信任还有被这个钱吸引了。”

学生收到的催款短信。

多位学生向记者表示,据他们所知负债最高的学生欠款近20万元,除了校园贷之外,疑似还涉及高利贷。

记者尝试电话联系刘哲,但被提示手机关机。随后记者又加了他的微信,但记者提出的种种问题,他都未给予任何回应。

3月27日,在数次寻求解决贷款问题无果的情况下,包括刘哲在内,约10名学生来到辖区大庆市高新公安分局报警。

学校警方介入调查 目前锁定重点嫌疑人

3月28日,记者从大庆市公安局和黑龙江省公安厅了解到,警方已介入此次发生在该大学的疑似骗贷案件。大庆警方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已锁定了重点嫌疑人,并正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在有调查结果后将通过官方渠道进行通报。

之后,记者从该大学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处了解到,目前学校也已知悉此事,正积极配合警方调查和进行善后处置。学校也在自发调查统计涉及该案的学生人数和涉案金额,“具体数据还在核实当中。”

该工作人员说,据他所知,本案的主要嫌疑人为另外一所高校的毕业生,“好像是注册了一个公司,然后不知道怎么回事现金流断了,就引发了这个事。”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此前就曾进行过全校范围的校园贷普查并进行过风险宣讲,本次事也让校方感到十分痛心,未来将进一步就校园贷以及相关风险向学生进行宣讲,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应当事人要求受访大学生均为化名)

大二女生借4万元买化妆品 为还钱再借贷欠34万

西安一名大二女生为了买化妆品,在短短一年里,先后通过34家网络借款平台借款,少则数百元,多则两三万。为了偿还这些本息,借债还债,结果利滚利,债台高筑,如今被四处逼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