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31日消息(记者张筱璇)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当地时间3月30号,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猎鹰九号火箭在美国佛罗里达发射升空,成功将SES-10通信卫星送入同步转移轨道。这是人类首次使用回收的“二手”火箭成功发射卫星。火箭回收再利用,能给人类探索宇宙带来哪些新的可能?
美国东部时间30号下午6点27分,北京时间今天(31号)早上6点27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把欧洲卫星公司一颗商业通信卫星送至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在发射大约10分钟后,“猎鹰9号”火箭的第一级成功返回并垂直降落在大西洋中一艘无人船上。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枚搭载卫星的“猎鹰9号”火箭,第二次完成了太空发射任务。搭载卫星升入太空的运载火箭,不再只能购买昂贵的“单程票”。
作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美国科技界著名“网红”埃隆·马斯克在发射成功后表示,“我们花了15年才实现了这一刻的成功,这实在很漫长。相关项目还在继续推进,我对这个太空探索的历史性成就非常自豪。这实在是个大日子,不仅对于太空领域而言,也证明了有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是可以实现的。”
在这次发射之前,从上世纪70年代首次升空的航天飞机,到最近两年美国蓝色起源公司推出的亚轨道航天器,人类在回收式航天器的探索,已经陆续进行了几十年。《国际太空》杂志执行主编庞之浩介绍,成本问题,是人们尝试航天器回收再利用的最直接考量,“目前运载是一次性使用,成本很高,不像飞机等交通工具,相当于狗熊掰棒子。本身燃料费并不贵,六千多万里只有几十万,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即便如此,过去几十年间,哪怕是航天器回收领域被最认为成功的航天飞机,也没能实现安全重复使用、降低发射成本的关键目标。1986年1月28号,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第10次发射升空后,因助推火箭发生事故凌空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成为人类航天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载人航天事故。
如今,“猎鹰9号”火箭的二次升空,虽然带来了更多想象空间,但多次发射的火箭,能保证“履职如新”吗?除此之外,二次发射前,耗时数月的返厂维修,究竟耗费了多少成本,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尚未公布答案。庞之浩表示,一次实验的成功仅仅是敲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太空新技术的成熟之路,未来依然漫长,“火箭从成功到成熟至少几年时间,要开展多项实验,要经过两大考验,一是可靠性重复使用,二是维修成本到底有多高,如果多次反复成熟后,才能够进入低成本、进入太空新时代。这次先敲开一扇门,后边路还很长,所以需要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