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在线网  >  财经 > 正文

浅谈A股市场的思维惯性

今天主要想谈一下思维定式。

首先我们要回顾一个逻辑,那就是当下绝大部分的市场分析都是从及时市场表现来展开的。也就是说,当下市场发生比较大的变化的时候,市场分析往往是最热闹的时候,如果市场非常惨淡、交易萧条,那么市场分析可能会捎带去分析其他。二者有什么不同吗?那就是论点,没什么可说的,那就说点别的,波动大,那么说点就多了。

其次,顺着这个逻辑,我们就会明白,既然这个市场分析是按照当下来作为切入点的,那么大众的目光,或者说思维切入点,也就被很自然的引到这里来了。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很快,有些文字会有几十万的阅读量,可以被N个媒体转发。他们的受众群体非常广泛,而这种广泛性又使得这个群体的逻辑是一致的。

下面用实例来验证这个思维一致性。比如上周的好股高位大跌,且放量,于是有媒体就分析他们的估值高、涨的多了、资金出货了,还有的说他们的风险非常大,这样的品种调整了,市场也就完了,等等论调。详细去分析这些论调,其实核心都差不多,只是修饰词用的漂亮与否罢了,尤其是加上一个诱人的标题,这种点击量就高了。其实,从这些好股的成长历程看,每一次发生这种大跌的时候,媒体的反应、分析都是一致的,远的不说,国庆前夕的趋势科技股大跌,媒体已经彻底宣判了科技股死刑。而事实结果却是完全相反,趋势科技股再次新高不断,千亿市值阵营也扩充了。至于说那些白酒、医药类,这些都是纯消费类的成长股,且具备稳定性,他们的每一次集体大跌,被媒体给分析的一无是处,而最终的结果却诞生了茅台的1000多元,诞生了长春高新、爱尔眼科这样的牛股,这种案例太多了。

因为市场大部分人是看分析为主,文字的传播效率充斥着大众的脑细胞,稍有独立思考的,即便有,也会因为率先受到这种思维冲击,进而影响思维的正确性。其实,在资本市场中,没有绝对的事情,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在不同的时点发挥不同的效力。唯独有一个是绝对的,那就是媒体的分析,本来就不是绝对的东西,被他们非常绝对的宣判,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充分误导了大众,没有别的效果。这个特殊的现象,也是导致市场此前高度散户化、高度投机性的原因之一。而现在市场发生的结构性变化,比如指数上涨了,大部分个股都不会跟随,而且很多个股还要继续刷新历史新低,乃至退市,这已经是现实,但是,我还是未看到市场对此产生的反应。结构性变化的背后是市场参与群体的机构化,这个后面就是持股集中度的不断提升。意思就是说少部分个股汇聚了这个市场绝大部分资金,而且具备虹吸效应,因为资本市场的开放,资金的专业属性逐步提升,也会加速市场群体的机构性。

基本面分析绝对是当下,乃至未来A股市场投资的根,不去往这个方向转型,一点戏没有。有人会说基本面不就是那点财务吗?多简单啊,也是不变的,其实是大错特错了。三个报表展示出来的就是一个数字,背后的逻辑性时刻在变化,比如人员工资在变化,融资成本在变化,采购成本在变化,市场需求在变化,乃至公司的管理层都在变化,消费者的习惯也在变化,等等。所以,基本面分析才是一个非常动态的看待一个公司的发展,也是一个非常实时、有效的指标。因为市场不了解,那么也不会理解基本面分析,繁琐、耗时,更多的是不懂,所以都想走技术分析的捷径,可是,最终的结果我们也看到了。

思维惯性很可怕,怕的不是不明白,怕的是明明明白,而不去转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