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在线网  >  财经 > 正文

中国品牌商打造韩国化妆品品牌,其韩国美妆oem代工风景大不同

本文由亚太美妆供应链服务(广州)有限公司原创,已申请原创著作权保护,未经授权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今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为三名教授博士学者,他们研究的“贫穷的本质”的课题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认可,并出版了一本书,名为《稀缺》。概述里面阐述的内容我在这里解读其中核心价值思想观点之一“困穷之人永远缺钱,忙碌之人永远缺时间”。这句话正好验证现在于此现在80%化妆品同行的中小企业的老板的现状:从年头忙到年尾,基本上没有赚什么钱。这种情况已经不是一两年的事情了。

为什么这样说?先来看看下面一组数据分析,看看中国化妆品的竞争激励饿惨烈,悲壮的现象: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颜江瑛透露,截至2018年10月,我国持有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已有4690余家,有效的化妆品生产许可批件18616件,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信息已经达到150余万件,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注册批件60675件。化妆品生产经营主体和注册备案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方洪添指出,广东省是化妆品产业大省,产业规模占全国半壁江山。截至2019年4月,全省共有化妆品生产企业2600余家,约占全国生产企业总量的55%,化妆品经营企业数量超过50万家,已备案的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产品约99万个,已取得行政许可批件的特殊用途化妆品品种约5016个,产品品种数量约全国总量的68%,产业整体呈快速发展态势。”

谈世界化妆品布局,必谈中国,谈中国化妆品布局,必谈广东。

oem的竞争局面:

从全国和 广东省的这些数据看来,未从经营范围来统计,单单从生产许可层面看来,已经是多达4000多家,广东省占据50%以上的份额,身处广东的化妆品oem代工厂,应该知道一单难求的情况。广东的大厂小厂,参差不齐,却可以很好的满足全国,甚至来自世界的各种各样的客单的要求。

品牌商的竞争局面:

另外国产非特殊化妆品备案150万多,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注册批件达6万多。从这里看得出,中国化妆品的市场,内需强劲的情况下,依然抵不过供过于求的现状,市场趋于疲倦化(这个疲倦化,适用于那些在市场上没有盈利,甚至亏损,持平,没有很好地被市场接受的中小化妆品企业及不知名品牌)。

如何处理这一现状?“振兴民族品牌,科技强国,走向世界”这不是一句口号,对于大部分的中国中小企业来说,探索,煎熬,依然在路上。

“所有能改变命运的方法都在认知边界外。”

这句话很有启发意义。“认知边界”这里面包括行业的认知边界,市场的认知国界,消费者的辐射边界,这个思路很启发别人。且有一小部分的品牌商开始另外一种的探索之旅:在异国乡土上打造外来品牌为市场敲门砖。

认知边界之内是中国市场的现状,以及中国市场的对产品和品牌,消费者的接受和受欢迎程度。

认知边界之外是以外来品牌打入主流渠道,将一个产品提升到另外一个维次和高度。这种方式区别之前的传统的障眼法操作。之前的传统的障眼法操作:这种非在香港,台湾,法国注册一个空壳公司,注册一个商标,最后在中国生产的方法。这类似以一个中国人拿到了一个英文名字一样,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

现在的新的认知方式,借助市场边界的跨国性,消费者受欢迎程度的认知合理性,国内一般的中小企业复制难度的可行性而启发的。借助韩国的本土的技术及其品质优势,代工之后办理所有的合法的证件材料,最后打开中国的市场。在更高的理性的层面,为什么选择韩国,而不是日本和欧美呢?这里面有几方面的因素:

1韩国的化妆品在中国的渗透率及其可信度比较高。这种情况局面,主要是在于韩国对中国的文化输出的渗透及韩国自身自带的创新,恰好符合现在的90后,及00后的新一代的创新时尚理念,在打入市场上,更多的是归根于中韩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2韩国和中国地理位置上比较近,实现天时地利人和。韩国距离中国比较近,在整个输出,交流,旅游,实现比较多的,韩国曝光的频率符合现在的人民生活水平追求更高品质的好的产品。日本产品也是非常不错,日本的产品在国内也受欢迎,一定的程度上,日本品牌操作难度,稍微比韩国的难度更大。

3市场炒作的成熟和渠道的曝光率。在整个中国市场的对韩妆产品巨大的需求来说,市场上很多的人寻求更多的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但是另外一个情况,现在的韩妆的产品基本上都出现的证件不合法,甚至不齐全的情况。为什么不代理一个韩国品牌呢?这里面涉及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控价上,渠道上,以及品牌归属上。如何在另外一个层面上,高度实现韩国品牌的自治?只有打造属于自己的韩国品牌。

关于整个中国市场的现状,及其未来的行业发展的情况,市场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都给到现在的品牌商和oem代工厂制造商很大的压力,寻求突破口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上一篇文章谈及的“人为市场立法”。找到一套属于自己的市场的经营理念,哲学,体系,模型。一味去模仿,抄袭别人,是不行的。自身的不确定性,跟随市场的尾巴在跑,很容易招致破产,失败,甚至亏损。

有的企业老板坚信自己的品牌可以做得很好,这是一个相信,信任,有的企业老板一辈子只做一个产品,一个品牌,这是属于一种信仰。肯定会成功。有的老板相信自己的经营方式,和商业模型,打造韩国品牌,并且终会在中国市场和东南亚市场会成功,这是一种技术方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