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资本开始实行认缴制之后,公司财务账面的负债变多了,收到的股东投资反而变少了。然而很多企业老板思维方式并没有转换过来,觉得注册资本还是越大越好,爱秀肌肉。
实际上现在的注册资本正确的解读代表的是股东的责任,一旦公司破产清楚,无法清偿,注册资本未缴足的,股东是要以注册资本为限,对公司未能偿还部分承担清偿责任。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财务规范本来要求就低,即使对于纠错的要求也是很低,也就是说公司向股东借款,在实务当中,可以秒变股东投资。
有个专业名词就叫做“债转股”,账务处理上无论是计入“其他应付款”还是“应付账款”等其他负债类会计科目,都属于公司的债(务)。
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成认缴制后,中小型企业雨后春笋般的出现,由于没有实缴要求,股东在向公司投钱的时候,就不会将资金的用途写的那么明确,财务也就难以判断,无法区分是投资款,还是一般的资金往来。
中小企业基本没有财务顾问给公司会计核算出谋划策,小会计基本上是拿到什么银行单据就做什么凭证,再加上业务不熟专业不精,再加上没有太过较真的精神,如是完全搞不懂该如何操作。最后批量处理,用途不明的股东进账往往都习惯于扔到“其他应付款”中进行核算,不作为投资款。
中小企业赚到的钱基本上也都是间接入了股东的口袋,很少存在分红的说法,尤其是企业是夫妻店,家族大集团时,这种情况更加明显,资金倒来倒去,根本不知道谁欠谁,谁借谁。
公司要用钱,再从自己的口袋中掏出来转到公司公账上,支付公司运营的必要支出,例如员工工资、税费、采购材料、报销的各项费用及设备等,同时挂账“其他应付款”。
所以别看一些公司注册资本只有10万元,一年能够做起来百万,千万的业务,觉得神奇,背后是需要投入高出注册本好几十,百倍的流动资金,都是通过股东控股的其他企业在周转,基本上没有哪家发展较好的企业,负债率不在70%左右。
实收资本是个时点概念,按照字面理解,很多人以为是只有收到真金白银才算“实收”,其实并非如此。
股东既可以拿实物投资,实收资本的账面的金额是根据聘请的评估机构评估结果计算出来的。
还可以是一些无形的资产入账,比如之前公司的债权人,一直为公司提供资金援助,帮公司渡过了难关,这些资金是公司救命的稻草。
原股东邀请债权人加入,债权人觉得公司发展有潜力,通常之前形成的债务可以以较低的溢价转为实收资本及对应的资本公积,实现华丽的变身,入驻股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