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在线网  >  时尚 > 正文

“熊猫之父”潘文石:用37年荒野人生 坚守精神家园

央视网消息: 被誉为“中国大熊猫之父”的潘文石,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觉得他与一般的科学家不同,因为在他身上能看到更多的传奇色彩:他有着几十年在野外研究熊猫、白头叶猴的生活经历;他的活动领域经常在海拔2000-3000米的高度;他是唯一能够登上《国家地理》杂志的中国人;他也是带领着一帮热血沸腾的学生研究野生动物、为环境保护摇旗呐喊的北大教授。

“与大熊猫在一起是我的梦想”

从1980年进入四川卧龙开始研究大熊猫起,潘文石与大熊猫在荒原野地生活了16年,这期间倾注了他最美好的年华和最浓郁的情感。

1982年3月20日,潘文石在卧龙山区追踪大熊猫时不慎从200多米高的山崖摔下。紧急中,他抱住了从岩缝中横生出来的杜鹃树。树枝折断后,他重重地摔在一块石头上。

虽然保住了性命,但猛烈的撞击撕裂了潘文石的肛门。由于无法进食,他每天只能靠一勺蜜和一个鸡蛋在山上维持生命。在他几乎就要绝望放弃时,给父母写了封信:“为什么要选这么艰难的路呢?我是不是也到海外去?”

很快,他收到了父母的加急电报:“很多人到海外是为了镀金,既然是镀的,就不是真金。望你更坚强些,渡过眼前的难关,你会变成一块真金!”

父母给予潘文石巨大的力量。一个月后,被病痛折磨消瘦的他爬上了海拔2900多米的高山,去为大熊猫佩戴无线电跟踪颈圈。

30多年后,当潘文石再次提起那次经历,依然心绪难平。他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能够坚持下来。我回答,因为在野外工作,与我所研究的动物在一起是我的梦想。”

多年的坚持,让潘文石在大熊猫的保护研究生涯中,创下了多个“世界第一”。

20岁就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他,是第一个被《国家地理》杂志以人物专访形式采访的中国科学家,还是第一位获得世界自然基金会格蒂野生动物保护奖的中国专家——他用这笔奖金设立了一个大熊猫保护专项基金。

“保护猴子,要先改善百姓的生活!”

白头叶猴是我国独有物种,栖息在广西崇左的喀斯特石山里,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是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

1996年,年近60岁的潘文石带着研究生来到崇左,开始对白头叶猴的研究和保护,在这荒山野岭一干就是20年。

在一群白头叶猴聚居的崇左市江州区罗白乡弄官山下,潘文石找到了三间废弃房子。他在破屋里住下来,做饭的灶台是用土坯垒起来的,床就是在稻草上铺了一张草席。在屋子外墙上,他用焦炭写下八个大字:“君子之居,何陋之有?”

潘文石请了当地一位农民做助手。一天,潘文石把从北京带来的点心送给他,让他带回家给孩子们吃。第二天,潘文石问:“孩子们喜欢点心么?”

他不好意思“呵呵”地笑了:“实在太饿了,点心被我在路上就吃了。”

一个成年人竟然抵挡不住一包点心的诱惑?

直到走进这位农民家,潘文石才明白背后的原因。一盆稀粥,就是这一家八口一天的口粮,而村里的其他家庭也过着同样的生活。

村民艰难的生活震撼着潘文石,同时也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保护自然,最终保护的是什么呢?

潘文石意识到,要保护白头叶猴,首先要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他将自己获得的10万元环保奖金拿出来给村民修建沼气池。钱不够,他又四处求援,先后筹集到了约1370万元为弄官山区的村民修建沼气池、小学、乡村医院、饮水工程和公路……

他还四处奔走,呼吁当地政府积极为农民解决温饱问题,用种植甘蔗取代原先的水稻、杂粮以增加收入。弄官山区农民人均年收入从1996年的不足400元,增加到2015年的6000多元。

树木不再遭到砍伐,山区开始呈现出葱郁的景象,自然生态迅速进入到恢复阶段。当地的白头叶猴数量也从1996年的96只,增加到了如今的800多只。

为什么保护猴子,要先改善百姓的生活?潘文石给出的答案是,研究白头叶猴,一百年后甚至两百年后都不晚,但如果现在不保护好环境,也许在极短的时间里猴子的栖息地被毁坏了,人类的生存也会更艰难。“所以说,人是最重要的!”他说。

“科学之路没有尽头,我愿在荒野终老……”

潘文石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布克”,这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小说《野性的呼唤》中的主人公名字,它由一条家狗历经磨难成为荒野里狼群的首领。他认为自己的精神世界与“布克”一样,洋溢着对野性的虔诚向往,他不愿做那种只待在书斋里的学者。在野外工作的潘文石脸上总带着微笑,常常让人忘记这位科学家已是位满头白发的老人。

“热爱生命,这是人类天性中的一部分。”潘文石说,“一个人如果连生命都不热爱,他怎么会热爱百姓、热爱社会、热爱未来。科学之路没有尽头,我愿在荒野终老……”

37年来,潘文石在崇山峻岭和波澜壮阔的大海上研究和保护濒临灭绝的大熊猫、白头叶猴和中华白海豚,探索土地、人口和野生动物的复杂关系。如今已是80岁高龄的他依然坚守荒野,在大自然中继续寻找生态文明的最真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