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帝原创 产品] “不时,不食”——这是孔子说过的饮食养生秘诀,简而言之就是跟随自然的节气,吃时令产物,以达到身心平衡的饮食之道。当然,依季节行事的不仅有吃,还包括了我们的新车试驾,每到数九寒天的冬季,汽车厂商们就涌向了中国的最北端,用极寒和冰雪考验车辆的性能,也正所谓“不时,不试”,而这次的主角则轮到了捷途的全新品牌旗舰SUV——捷途X95。
本次捷途X95冰雪试驾的目的地来到了黑龙江漠河的北极村,北纬53°33′30″、东经122°20"27.14",这里是中国最北的城镇,被称为“金鸡之冠”、“神州北极”,北极村全年平均气温在零下5摄氏度左右,冬季的极端最低气温可降至零下50摄氏度。我们本次的试驾就将在北极村边的中俄界河黑龙江冰面展开。
中俄界江冰面拉力赛道体验:1.6T发动机+7速双离合变速箱+雪地胎
本次冰雪试驾的捷途X95动力系统全面搭载了目前奇瑞旗下的“黄金动力”组合,即1.6T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这台发动机最大功率197马力,峰值扭矩290牛·米。而作为奇瑞ACTECO系列发动机的一员,这台1.6T发动机也算得上奇瑞第一台正向研发的发动机系列,并在奇瑞旗下最新的星途系列车型上也有所搭载。
对于演员来说,没有声音再好的戏都出不来,对于一辆冰雪路况行驶的汽车而言,没有雪地胎,纵然有千军万马的动力也仅是换做轮胎空转的无用功。那么本次试驾的全部车型换装四条雪地轮胎,相对绕软的橡胶质地,以及更为密集的轮胎花纹,让捷途X95获得了进入冰面舞场的入场券。当然,今天试驾的捷途X95全系车型均为前驱。
本次冰雪试驾的场地位于中俄界江——黑龙江中国一侧的江面,进入农历腊月,黑龙江冰面厚度接近3米,如果您对这个厚度没有概念,我们打个比方来看,《国家住宅设计规范》要求普通住房层高不可以高于2.8米,也就是说当前的冰面厚度,与普遍民居楼的室内高度类似,所以这个冰层厚度完全可以支撑车辆在上面行驶。而为了提高驾驶的难度和趣味性,捷途特意设计出了一条长度在5公里的小型拉力赛道,对于车辆性能和驾驶者的技术、胆量都是考验。
起步时若给油过大,会造成驱动轮空转,从而流失动力
由于摩擦系数的降低,能否在冰面成功起步是很多人冰雪试驾遇到的首要问题,如果按照我们在公路上起步的油门踩踏方式,一般都会造成轮胎的空转,使动力造成流失。当然这个时候就需要驾驶者对油门的踩踏深度进行细腻的控制,切记大油门操作,保证轮胎与冰面在最佳的摩擦力下顺利起步,而这个原则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雨雪天气驾驶同样适用。
冰雪场地驾驶最大的乐趣就是“滑动”,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漂移”,而对应这辆前驱的捷途X95来讲,准确说的是“甩尾”。想要获得这样的驾驶体验和车身姿态,行驶速度是前提,因此试驾教练也在鼓励我们进行大胆地“给油”,对于没有冰雪驾驶经验的人而言,此时会下意识的放慢速度,而教练此时的“鼓励”也是很多人需要克服的心理屏障。
与后驱或四驱车型有所不同,前驱车想要在冰雪弯道滑出优美的弧线,更多的是通过重力的转移来完成,当车辆的弯中速度突破了临界值后,车尾会率先出现滑动,此时适当的收油门并反打方向是必须的操作。不过由于前驱车的原因,甩尾的刺激仅会短暂的出现,并不能像后驱车那样可通过油门控制进行持续且连贯的漂移动作。
老实说,对于中型SUV级别的捷途X95而言,激烈的冰面驾驶并不是它的强项,但就实际表现来看,它却超越了我的预期。尽管有着较高的重心和不算小的车身,但如果在赛道中有着合理的走线和最佳的车速控制,捷途X95在冰面依然能够带给你流畅的驾驶体验,车身重心的转移并不会让你感到恐慌。
如果说遗憾的话,捷途X95的方向指向性还有一定的提高空间,虽然冰雪驾驶切忌大角度的转向,但细腻的小角度转向体现在车身层面不够灵敏,使驾驶者不能清晰了解车头的指向,实际操作中会出现些许的手忙脚乱。不过冰雪赛道驾驶并非日常,并且对于一辆中型SUV而言,要求它达到轿车般的方向设定也是苛刻的。
体验者身高1.6米
值得一提的是,捷途X95在储物空间的丰富性上有着不错的表现,其前排中央扶手箱深度较大,可以直立放入脉动大小的饮料瓶,车顶配有原厂眼镜盒。此外,捷途X95可以提供五、六、七座三种座椅布局的车型可选,如果选择本次试驾的五座版车型,其后备厢下部拥有额外的四处隐藏储物槽,其后备厢遮物帘也有专属的放置空间,空间利用率较高。
总结:
尽管捷途X95不是一辆以性能取向为主打的车型,不过在本次的冰雪试驾中,这辆车的实际表现超越了很多人的预期,并且在环境温度低于零下30摄氏度的极限条件下,车辆状况也并未出现明显异常。只是在我个人看来,全系没有四驱系统是捷途X95的一大遗憾。作为中国品牌中的一匹黑马,捷途用稳扎稳打的策略和节节攀升的销量证明了自己,并扫清了品牌发布之初,业界存在的普遍质疑。在接下来的2020年,捷途也为自己定下了20万辆的销量目标,凭借以往的高性价比路线和较为下沉的渠道优势,获得销量的突破我想不是难事,但如何提升品牌价值、走出以低价换销量的循环,并进入中国品牌一线阵营,似乎是需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