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至中游,奋楫者先。
全球电动化的征途上,欧洲、美国、印度等地区和国家正在快速“觉醒”,这让作为先行者的中国不能有丝毫松懈。
必须正视的现实是,在完成了酝酿期和导入期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并没有驶入稳定增长的轨道,补贴退坡影响远超预期,让整个新能源产业需求侧和供给侧都出现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2019下半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出现3个月负增长,10月最新数据显示,下滑趋势仍在延续,受此影响,包括动力电池、材料、设备在内的上游产业链已经明显承压,Q3近5成上市公司净利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忐忑和不安已经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界蔓延。
而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萧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对于电动化日益高涨的“热情”。
以大众为代表的欧洲车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激情与野心。11月初,大众首款ID.车型纯电动ID.3在德国茨维考工厂下线,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再一次重申了其电动车战略规划:新能源汽车是汽车的未来,2025年生产超过100万辆电动车,2028年全球销售约2200万辆。
政策层面也在给予更强大的支持,ID.3下线仪式上,德国总理默克尔亲临现场,提出将投入35亿欧元扩建5万个公共充电桩,至2030年,德国电动车保有量将达700-1000万辆、公共充电点100万个,同时,为了拉动市场消费,德国将把现有的电动车补贴额度提升50%。
严苛的碳排放标准、加码的消费端补贴以及充电配套设施的完善,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正在以“软硬兼施”的政策刺激着电动化的进程。
而如果再将目光投向上游产业链,我们会发现,从政府到企业,再到研究机构,从车企到电池,再到材料,整个欧洲,正在合力拧成一股绳“扑向”电动化。
不仅仅是欧洲,包括美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电动化,也都在“觉醒”,在美国,4540亿美元新能源补贴政策正在酝酿,在印度,政府正在谋划自下而上的电动化战略……
年初,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在回顾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时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先走了10年,最大的成就就是实践证明我们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而且得到全球认可。这就给我国留出非常宝贵的10年时间窗口,使我们赢得了某些换道先行的先发效应。
然而,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伴随着全球电动化的觉醒,过去10年建立起来的先发优势和窗口期正在被快速缩减,如何保持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是我们刻不容缓需要回答的命题。
事实上,复盘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非常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政策层面给予的全方位的支持,包括陈清泰在内的多位专家都认为,汽车动力技术变革,不仅在中国,政府是第一推动力,在美国和欧洲,国家都是第一推动力。
个中缘由,在于电动化有很强的正外部性,这体现在其关系到能源转型、环境治理、汽车产业变革等多个层面,这种正外部性短期内无法转换成企业直接受益,但长期来看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意义重大。
正是基于此,中国已经建立了在电动化领域建立的成熟经验和领先的优势,对此,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拱手相让。
面对补贴退坡带来的市场波动,业内认为,当务之急,应该在政策驱动建立先发优势的基础上,一是要坚定电动化的方向和决心,二是在补贴退坡之后,相关的政策要做好延续性,做好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有效调控,保持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在供给侧,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连续4年位居全球第一,也带动了一批核心零部件企业的快速崛起,面对全球汽车产业寒冬,应该坚定我们在电动化上的战略方向,进一步通过政府与企业协力,坚定信念、凝心聚力,推动行业转型突破。
而在需求侧,在补贴退坡之后,产业政策要做好延续性,政府除了可以在税收、补贴等方面进行延续,在价格上增强新能源汽车竞争力,还可以在路权、高速路桥收费、停车位及停车费等多方面制定新能源汽车的差异化政策,从而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汽车产业正迎来百年未有的巨大变革,过去10年,中国的电动化领跑全球,眼下,船至中游,水湍浪急,百舸争流,唯有排除掣肘,全盘规划,才能激流勇进,万不可半途而退,将已然取得的先发优势拱手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