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Model S刚进入中国市场时,一个朋友当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然后每个周末都会有朋友去他在顺义中央别墅区的家附近那条还没有通车的路上体验一下绝对惊喜的直线加速,然后在下车后慨叹:“XX,这加速……真爽!”再后来,大家关注的就是特斯拉的智能和鸥翼门了,却忽视了特斯拉一直是一辆注重操控体验的智能电动车。这一次,我们和Model 3一起前往天津武清V1汽车世界,在这条专业赛道上去体验它的运动性。
先来说说Model 3吧,之前大家都在关注它的性价比,关注它国产后能否成为这个价格的销量收割机,但事实上,Model 3是特斯拉家族中最具运动特点的车型,比家族中Model S与Model X两位身材大上一码的“大哥”有着更好的操控体验。下赛道之前,我们先绕车一周,看看它有哪些特点吧。
从外观设计来看,Model 3的设计风格延续了家族的设计语言,即便远远望去也能从前卫和简约的风格上认出这是一辆特斯拉。电车特有的封闭式设计前脸和下方黑色进气格栅、两侧的LED大灯一起让它在视觉上多了几许立体感和未来感。从车身线条来看,Model 3的线条比较流程,除了带来极佳的视觉效果之外,还使其风阻系数得到降低,降低能耗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运动性能。很多用户在第一次接触Model 3的时候苦恼于不会开门……这是我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Model 3的隐藏式车门把手采用机械按压的形式开启,事实上学习成本很低,基本上属于一眼会这个级别。
坐进车内,你就真的会明白什么叫做less is more了。在Model 3的内部,驾驶者视力所及的范围内,几乎找不到任何实体按键,所有的操作都通过中控台上那块15英寸的大屏来完成。喜欢的,认为这块大屏酷到了极致,科技感爆棚;不喜欢的,认为学习成本高,盲操作难度大。拜托,大哥,2019年了啊,触屏手机和iPad您还没习惯吗?
如果你和我一样之前开过Model S和Model X,你就会发现Model 3和同门师兄们一样将续航里程、操控性、安全性和科技属性完美地融为一体。由于不再有传统的发动机,正向开发的设计可以为Model 3提供利用率最高的内部空间,五名像我一样正常身材的成年人和随身物品都可以容纳于车中,体验上并不拥挤,至少在后排并不会因为腿部与头部空间的局促而长吁短叹。
现在终于可以谈到性能了。经过在V1赛道一天的体验,我想我的同行者们任谁也不会否认Model 3是一款性能车了。尤其是当他们体验到Model 3 Performance版本时,它的高效率动力总成可以让车辆在3.4秒内完成0-100 km/h的加速。当天我们试驾了三款车型:Model 3高性能全轮驱动版、Model 3长续航全轮驱动版、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中国制造)。其中Model 3高性能全轮驱动版0到100公里/小时加速最快仅需3.4秒,最高时速可达261公里/小时,续航里程高达595公里(中国标准),起售价为人民币509,900元;Model 3长续航全轮驱动版0到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最快为4.6秒,车速最高可达233公里/小时,续航里程最高为590公里(中国标准),起售价为人民币439,900元;最新推出的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中国制造)0到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最快为5.6秒,车速最高可达225公里/小时,续航里程460公里(NEDC预估),起售价为人民币355,800元。
能开到很快,并不是一辆性能车的全部,只有在一切尽在掌握时才算得上,否则“操控”二字的意义何在?能提速,也要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与距离内把车停下来。Model 3为我们提供了与燃油车完全不同的体验,当我全力踩下加速踏板时,电机的初扭把我紧紧地按死在椅背上;而当我用更大的力度踩下刹车踏板时,Model 3的前四活塞卡钳和大尺寸刹车盘又能让我在安全距离内完成刹停。在绕桩时,Model 3车头的指向精准,让我在信心满满的状态下用80公里时速完成,这在其他电动车上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任务。当我们遇到一个连续S型弯道时,Model 3的悬架系统也没有让我失望,侧向支撑表现相当出色。1874KG的车重并没有成为它的掣肘,由于电池包被设计在了前后轮之间,使得Model 3的重心很低,也更易操控。
事实上,即便我在赛道上已经接近了自己操控能力的极限,我也没有像别人说的那样“心都跳到了嗓子眼”,因为Model 3的安全性给了我足够的信心。Model 3采用的钢铝混合材料保证了车身结构的高强度;平铺于底盘的动力电池组,使车辆拥有更高的抗扭刚度和更低的重心,有效提升车辆刚度并降低车辆侧翻的可能性;车辆底部的整体性设计增强了车体强度,令驾驶舱在应对侧撞时不易被挤压;独特的“前备箱”还可在发生碰撞时形成缓冲,吸收撞击能量,保护驾驶舱人员安全。在近期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测试中,Model 3不仅在每个类别中均斩获全五星安全评级,同时也在所有接受过测试的车型中获得人员受伤概率最低的测试结果。
当所有的试驾结束,天色已晚。和同伴们再次谈及与操控有关的话题是,“3”在我的脑海里已经只是Model 3的代名词,至于宝马3系?我已经将它遗忘。